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宣传主题 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眯眼看物更清楚?这些不良影响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0/5/30 9:30:52 作者:高静 浏览量:4553次
眯眼看物更清楚?这些不良影响要知道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黄仲委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淑贤、王燕,通讯员 方宁、张秋霞
眯眼,这么普通的一个动作,很多人都做过,但有些人是不知不觉经常做,因为感觉眯起眼来看东西好像更清楚了。确实如此,但这种作用是不能持久的。
当眯眼成为习惯,不仅漂亮的眼睛可能变成“朦猪眼”、加深鱼尾纹影响形象,更易引起并加剧眼睛酸胀疼痛、头疼、不耐久视等眼疲劳症状,对青少年眼睛的发育尤为不利,还可能跟潜在的眼病有关。想改掉经常眯眼的不良习惯,快来听听眼科专家的分析,弄清你的眼睛到底怎么啦。
案例
漂亮眼睛眯成“朦猪眼”
“有一位老友最近跟我说起一件烦心事——他的八岁孙女总爱眯着眼睛看电视,本来挺漂亮的眼睛,快眯成朦猪眼了。”提起眯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说,很多人只留意到“形象不佳”,但其实经常性的眯眼说明可能有潜在的眼病。
比如,他听完老友的“烦心事”,便判断小女孩屈光不正的可能性很大。做完散瞳验光后,小女孩果然查出近视加散光。
其实稍加留意,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眯眼看东西的习惯。不仅小孩有,大人也很常见。在做这个动作时,你可能是无意识的,但远处的东西就看得清楚些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经常眯眼看东西的人,除了近视,还有可能存在哪些你不知道的隐疾吗?
解读
眯眼改变屈光度看得更清楚
眯一下眼,远处的东西确实能看清不少。为什么眯眼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这得从眼球的结构说起。”黄仲委解释说,当我们看东西时,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球,要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这套屈光系统折射,聚焦到视网膜才能看清物体。我们常说的“眼球”,这个球体并不是很多人想象当中的圆球,人的眼睛基本也没有绝对是“零”的屈光度。因此,在没有其他改善屈光度的辅助工具时,借助眯眼这个动作,确实是帮助看清或远或近的物体的好方法。
更具体一点来说,人的眼睛张开和闭上,主要是靠提上睑肌、眼轮匝肌,而眯眼和闭眼都是眼睑轮匝肌收缩的结果。
眯眼之所以能看清所注视的物体,是眯眼者调动自己的力量,不同程度起到短暂改善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作用。
具体来说,眯眼是这样帮你不断增强聚集看清东西的:
小孔聚焦——
眯眼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可以限制杂乱的光线干扰,只留下能聚焦到眼睛视网膜的那部分光线,从而起到小孔聚焦的作用。
增加屈光——
眯眼时,眼睑压迫眼球使眼内睫状体受压,受到压力刺激的睫状肌纤维收缩,睫状韧带放松,使晶状体突起来增加眼的屈光力,以达到视网膜聚焦。特别是对眼球弹性好的青少年儿童,眯眼这一招引起的屈光度即时改变的效果特别明显。
迫使角膜改变曲率——
用力眯眼时,随着你的眼睑轮匝肌收缩,对角膜产生一定的压力,可迫使角膜改变曲率,于是,进入眼内的光线屈折度改变了,在到达视网膜时也能帮助增强聚焦。
提醒
习惯性眯眼看东西警惕不良影响
“虽然眯眼能够暂时性增强视网膜聚焦,但这种作用是不能持久的。”黄仲委指出,如果眯眼成为一种习惯,不但可能变成“朦猪眼”、加深鱼尾纹影响形象,对青少年来说,眯眼对青少年眼睛发育很不利,还可能是假性近视成真的“帮凶”。因眯眼可使眼睛的屈光度加深和出现角膜曲率不一致的散光,所形成的假性近视甚至可高达几百度。而眯眼习惯导致眼外肌压迫眼球角膜和巩膜,使眼球前后径变长固定,眼轴变长所形成的近视就是真近视了。
“所以,父母如果观察到孩子经常眯眼,一定要及时想办法纠正。如果不及时改变,眼轴变长是不可逆转的,最终就导致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了。”黄仲委说。
而对于普通人群,经常眯眼看东西,眼轮匝肌和眼睫状肌紧张,内外眼的肌肉长期紧绷、痉挛,会引起和加剧眼睛的酸胀疼痛、头疼、不耐久视,眼疲劳就是这么产生和加重的。
支招
眯眼原因各不同对症防治要趁早
当然,一些常见眼病引起的不适也会导致患者经常眯眼,及时发现、查明病因,对症防治是关键。
眯眼原因1:近视
眯眼是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早期表现,这种近视一开始可能只是假性的,但长期未干预就可能变真了。另外,已经近视的人眼轴较长,角膜曲率较大,因此其眼球比正常眼来说,已经较长。如果不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反而靠眯眼来看清物体,久而久之,眼球受压迫而变得更长,近视度数就有可能更深。
专家支招:
靠眯眼看清物体的近视一族,无论“真假”,都应尽早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可以到眼科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人的年龄、眼球结构、屈光度进展速度等不同情况,选取配戴框架眼镜、OK镜或角膜激光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不同方法进行矫正。
眯眼原因2:眼睛过敏发炎
眯眼也有可能与眼睛过敏或发炎有关。由于眼睛干涩,人会自我防卫性地眯眼以减少眼睛暴露面积、减少泪液蒸发。此时眯眼往往伴有眼泪直流。
专家支招:
要控制过敏或炎症,解除异物侵犯引起的眼部不适,不是忍一忍或擅自买点眼药水滴滴就能缓解的,应咨询眼科医生规范治疗。特别是症状来得突然并且只出现在单眼时更须警惕,尽快到正规医院眼科诊治。
眯眼原因3:间歇性外斜视
遇光眯眼是眼睛自我保护的功能。有些细心的家长发现孩子在强光下会闭一只眼,愣神的时候眼睛怪怪的,或看近物的时候眼睛没什么异常,但看远点眼睛就往外斜了,说是斜视吧,又不总是那么回事。黄仲委提醒,遇到这种情形,就要警惕孩子是否存在间歇性外斜视的可能。
专家支招:
及早带孩子到眼科做排查,一旦确诊,视斜视的程度,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戴镜矫治屈光不正或手术矫正眼位等治疗,并定期回医院做视功能评估。
眯眼原因4:其他眼病
老年人由于眼皮肤松弛眼睛显得比较小而像是眯眼,还有一些老人因为患眼病也常会眯眼,比较常见的眼病有白内障、黄斑变性、糖网症、慢性青光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等。这时眯眼除了可以获得较清晰的视物效果外,也与眼睛干涩不舒服有关。
专家支招:
需要寻找原发病因,分别采用滴药、服药、配镜等对症处理。另外,老人户外活动最好戴太阳镜,避免强光对眼睛的直接刺激。
近视越来越多,那么如何防治近视眼呢?据爱尔眼科介绍,近视眼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时注意营养,多吃新 蔬菜,不要偏食
2、看书或看报时,眼睛与书面保持30公分,45度角的距离,并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
3、避免在 车、光线不足或光线强烈的地方看书报,看书时光源应均匀地由背后或左斜方投射过来。
4、避免使用不洁毛巾或公共洗脸用具,以防感染。
5、做到充足睡眠及户外活动,时常远望绿色植物。 每天做3—4次眼保健操。
6、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机,眼睛与荧光屏保持距离。
7、定期作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预防近视眼,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要养成儿童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眼与书本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② 看书与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手的阴影妨碍视线。
③ 看书时间不宜过长,每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数分钟或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④ 不要看字迹太小或模糊的书报,写字不要写得太小。
⑤ 教育儿童改正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如趴在桌上、歪头看书或写字,躺在床上看书,吃饭时看书,在强光下或暗淡的路灯、月光下看书,以及在开动的车上及走路时看书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眼睛过度疲劳,降低视力的敏锐度。
预防措施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禁止近亲结婚。
(2) 注意眼睛的保健。预防近视眼提倡一个早字,即应在学龄儿童时开始。
① 学校与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学习时照明要符合要求(50~100米烛光),具体说如用25瓦普通灯泡,在距离半米处的照明度约为50米烛光,余类推。
② 防止用眼过度,即指不要使眼睛的内外肌肉过度疲劳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③ 加强视力训练和坚持眼睛保健操。
④ 防止电视性近视。
(3)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减轻减慢近视眼的发生,尤其是室外体育运动。让孩子在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的郊外进行远眺,极目欣赏祖国的山河大地,也是眼睛最好的保健方法之一。
(4) 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矿物质的补充,因为它们是眼睛发育和功能进展所必需的。
1、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写字姿势要端正,离书本距离一尺,不要趴着、躺着看书,不要在强光或昏暗的地方看书,看书时间不要持续过长,每看书50分钟左右就要让眼睛休息一会儿,眼睛向远处望一望。
2、不宜长时间看电视,不能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很多中小学生玩的电子游戏,显示屏、字、图案均很小,光线也暗。许多孩子玩上瘾后根本就忘记了时间的存在,这是非常有害的。
3、做眼保健操对于消除视疲劳、保护视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人都能做到的日常防护。但是由于学生们年纪小,普遍认识不到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做眼保健操只是应付差事,所以老师及家长要经常督促孩子做操到位。做眼保健操也不要拘泥于每日一、二次,每当看书时间长了或感到视力疲劳时均可做眼保健操。
4、鼓励孩子多参加室外活动,多看树木、花草等绿色的植物,经常把孩子带出楼群,让孩子在视野开阔处极目远眺。
5、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诊治,近视程度加深时要及时重新验光配镜。
1、“看近”诱发近视的研究进展:即诱发近视相关因了变化,促进眼轴变长。
动物实验发现,用直径 50cm桶养人类近亲猴,发现2个月后可以形成1000~2000度近视。而野外散养的猴无此现象。 眼内生化分析发现:近视者眼内多巴胺,阿托品一氧化氮减少,脑啡肽血管生长因子及生长素等增多,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这些近视相关因子的变化,可促进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
进一步研究提示,看近时周边视野会缩小。看得越近,视野越小。视野缩小类似于形觉剥夺,可诱导上述近视相关因子改变,引起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
2、形觉剥夺(即眼朦)诱发近视研究进展
动物实验发现,缝住小鸡或兔等一只眼,1~3月后可诱发严重近视。而未缝眼则正常。观察人类发现,在幼小时如果眼角膜混浊、患先天性白内障,或近视、散光未戴矫正镜,或患严重弱视,都可诱发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
研究提示,“看近”也是一种(周边视野的)形觉剥夺,看得越近,视野越小,形觉剥夺越严重,故越容易引起近视发生发展。
3、负离焦诱发近视研究进展
动物实验发现:在动物眼前放置凸透镜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前即正离焦,可诱发眼轴向前发育,即向缩短眼轴方向发育,从而减少近视。反之,如在眼前如放置凹透镜,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后(即负离焦),可诱发眼轴向后,即向延长眼轴方向发育,从而增加近视度数。
离焦焦学说在人类的应用:即利用远化镜防治近视。其方法是在看电视电脑看书等看近时,在眼前放置低度凸透镜+棱镜,造成正离焦,促使眼轴向缩短方向发育,从而减缓近视发生、发展。
远化镜(也称正焦镜,虚焦镜),主要由低度凸透镜+棱镜组成,我国多位著名眼科专家对其研究后指出,低度凸透镜+三棱镜(即远化镜,正焦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原中国学生近视控制专家组组长徐广第教授在其编写的《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一书中指出,看近是近视发展的主要动因,远化镜控制学生近视有一定效果。河南眼科研究所所长张效房教授为远化镜提词,看近等于看远,学习等于控制近视。中华小儿眼科杂志主编,小儿眼科学组组长郭静秋教授在其编写的《视力不良防治知识问答》一书中指出:远化镜(即正焦镜,低度凸透镜+棱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方法。本文作者刘东光教授经5年以上,观察3万多学生近视,发现78%使用远化镜者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发展。与未用远化镜者比较,每年减少50~100度发展。
4、眼球灵敏度下降诱发近视的研究进展国外观察数千例以上中小学生近视发生情况,发现每天做眼调节灵敏操的学生近视发生率仅为对照组的1/10。提示眼调节灵敏度训练可以控制约90%近视发生发展。
国内外研究进一步提示,学生眼调节灵敏度迟缓者,近视发展较快,而调节灵敏者,发展较慢或不发展。提示眼球调节灵敏度的高低,与学生近视发展快慢密切相关。
眼灵敏度下降主要与长期超负荷“看近”或调节麻痹有关。当超负荷看近时可以引起眼内晶状体痉挛性变凸(可增加50~1000度调节性近视),并出现调节灵敏度下降,继发眼内生化改变,促使眼轴变长(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及近视发生发展。此外,当近视发展达400~500度时,由于近视数越高,看近时越不需要使用调节,导致调节麻痹,可进一步加重调节迟缓。
眼运动失灵敏度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眼内晶状体痉挛性变凸,在看远物时不能灵敏地放松变扁,引起调节性近视。
(2)眼内晶状体(看远看近)的调节灵敏度下降,可引起眼生化改变及眼轴变长,近视发展。
(3)眼球四周转动的机会减少,眼球运动灵敏度下降,可引起视野缩小,导致眼内生化改变,眼轴变长及近视发展。
近视病因研究进展
(一)"看近"引起近视动物试验:用直径50cm桶养人类近亲猴,发现3个月后可以形成500~2000度近视。而野外散养的猴无此现象。
眼内生化分析发现:近视者眼内多巴胺,阿托品一氧化氮减少,脑啡肽血管生长因子及生长素等增多,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这些近视相关因子的变化,可促进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
新近研究提示,看近时视野缩小,看得越近,视野越小。视野缩小类似于形觉剥夺,通过上述相关因子改变,引起眼轴变长近视发展。
(二)形觉剥夺:即眼朦,看不清物像。动物试验中,盖住小鸡或兔等一眼,1~3月后可诱发严重近视,而未盖眼正常。人类在幼小时眼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近视、散光未戴矫正镜,或患严重弱视,都可视为形觉剥夺,可通过上述生化改变使眼轴变长,近视发生发展。
有研究指出,看近也是一种周边视野的形觉剥夺,看得越近,视野越小,形觉剥夺越严重,越容易引起近视发生发展。
(三)近视发生发展离焦学说:动物试验证实,在动物眼前放凸透镜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前即正离焦,可诱发眼轴向前发育,即向缩短眼轴方向发育,从而减少近视。反之,眼前如放置凹透镜,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后(负离焦),可诱发眼轴向后,即向延长眼轴方向发育,从而增加近视度数。远化治疗近视的原理,就是在看电视电脑书时,在眼前放置低度凸透镜,造成正离焦,促使眼轴向缩短方向发育,从而减缓近视发生发展。
远化镜(也称正焦镜),主要由低度凸透镜+棱镜组成,我国多位著名眼科专家对其研究后指出,低度凸透镜+三棱镜(即远化镜,正焦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原中国学生近视控制专家组组长徐广第教授指出,小儿眼科学组组长郭静秋教授在其编写的 一书中指出,远化镜(即正焦镜,低度凸透镜+棱镜)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最理想的方法。本文作者刘东光教授经5年以上,观察3万多学生近视,发现78%使用远化镜者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发展。与未用远化镜者比较,每年减少50~100度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爱眼日”宣传工作的
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0〕3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通过历年“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普及了全民眼健康科学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爱眼、护眼意识,推动了我国防盲治盲和眼健康工作的发展。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的全生命周期。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等提出“视觉2020,享有看见的权利”这一全球行动倡议,旨在消除可避免盲。对此我国作出庄严承诺,并以此为目标推动相关工作。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年全球行动计划》决议,我国据此制定并实施《“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在“十二五”中央财政“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引导下,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已接近3000(2000年为370,2010年为800);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问题,实施综合防控,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等良好社会氛围;沙眼在我国不再是公共卫生问题,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推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的“关口前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分泌科和眼科之间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我国眼病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为全面展示我国防盲治盲和眼健康工作成效,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爱眼护眼意识,现就第25个全国“爱眼日”宣传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宣传主题
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二、宣传重点及口号
大力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工作成效和进展;大力宣传儿童青少年近视、老年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宣传口号参考如下:
1.合理用眼,关注孩子眼健康
2.科学防控近视,拥有光明未来
3.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4.关爱白内障患者,共享清晰视界
5.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
6.重视低视力康复,提高视觉质量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重视全国“爱眼日”宣传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安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并做好组织落实,确保宣传工作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考虑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的宣传科普活动,全方位发布“爱眼日”宣传活动信息,普及眼健康知识。
(三)各地要认真做好“爱眼日”宣传工作的总结,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工作情况,并将工作总结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于2020年6月20日前反馈我委医政医管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0年4月22日
1

